《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可以说囊括了跟孩子沟通中碰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并且以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把沟通方法和技能讲述的非常清晰和细致。
第一周读书会我们共同分享了全书第一章: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作为全书的开端,第一章明确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沟通基础:永远不要和孩子在道理上争辩,那样只会产生更多的冲突和负面情绪,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打开沟通大门的密码。


“当我们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书中内容摘录)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开心快乐,积极向上,对于孩子悲伤、难过、失望等负面情绪都敬而远之,不去承认和接纳,经常采用分析、轻视、指责等等做法,试图去回避和消除这些负面情绪。比如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没必要这么生气”、“这件事因为你自己不抓紧时间,才会迟到”等等。

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孩子觉得这些情绪不被理解和接纳,这些情绪进而会发酵,让沟通演变为一场争论,争论又会产生更多的愤怒,多种情绪叠加在一起,让沟通陷入困境。
而当父母可以承认孩子的困境时,那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孩子能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自己的窘迫被父母看到,那他们的失望就会减少,转而可以去面对造成自己困境的情况,更好的处理他们。


“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书中内容摘录)

永远记住,情绪感受在行为之前,有了不同的情绪感受才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行为是情绪感受的结果。

当孩子感觉到愤怒时,他会攻击破坏,跟别人争吵;当孩子感觉到悲伤时,他会沉默流泪;当孩子感觉到开心时,会蹦蹦跳跳高声喊叫。

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基于孩子内心的感受作出的反应。当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如果只看到行为本身,并对行为作出反应,比如对于哭闹的行为,我们会要求孩子停止,这样对于行为的回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孩子的感受没有得到理解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是没办法立刻停止的。

案例分享:

我有一次跟孩子出去旅行,在我们结束旅行回去的那天早晨,我们本来计划不吃午饭就退房离开酒店,在回去的路上吃饭。结果因为同伴临时有安排,我们需要在酒店吃好午饭再离开。对于这个计划的变化,我7岁的孩子表现的非常生气,并拒绝跟我们一起吃饭,蹲在餐厅门口不肯挪动半步。

对于他这个表现,我试图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因为临时有变化,吃好饭就走,没什么好生气的,又不是什么大事,但他完全不肯听,并坚持不吃饭。

在僵持将近半小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试图否定他的感受,拒绝承认他的情绪,并且说服他调整自己,当我否定他的情绪感受时,他就会否定现实,不肯面对现实。

于是,我告诉他,我看到他很生气,很不开心,气的饭也不想吃。当我说完这句话以后,他抬起头开始抱着我,开始抽泣,并能够听我解释计划的变化。

以后每次当我看到孩子生气、沮丧、愤怒、郁闷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这件事,告诉自己理解他的情绪,是沟通能够进行下去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后面都是无效沟通,甚至是冲突。

“当遇到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了那样的行为。在纠正他们的行为之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