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东西》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竭力传达一种追求真实与自我认同的愿望,尽管有些用力过度,但仍然是一部能够碰触内心的好电影。在不同的年代里,那种真实的存在感都是不变的,即使肩负不同的社会使命,我们都希望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被“世俗”左右。

这段对话,可能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内心进行过,最后的答案不尽相同;也可能有人一生都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生活,在忙碌中感到麻木的踏实。心理健康有一条标准是社会适应性,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功能,简单说,就是能够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简单说,工人能上工,农民能种地,学生能上学,商人能经商。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社会角色是被分配给你的,并不是自己选择的,那么会怎么样?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就应该这样,一生就应该这样按部就班,出生,长大,上学,工作,成家,养育后代,一眼看到尽头,这样的生活很稳定,在忙碌中感到心安,只是,夜深人静时,是否想过这样的生活是为谁而活,作为社会的注脚,是否有别的选择。

有人说,一切烦恼都来自有选择,如果不需要去选择,那么人生就会轻松很多,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像吴岭澜一样,认为学生就是应该学习,不管学什么,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是踏实的。确实,当不需要去思考,只是去完成被分配的社会角色时,日子会简单而踏实。如果真的可以这样过完平静的一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往往事情并不会如此。

当我们甘愿让自己完全成为某个社会角色时,也就意味着给自己身上贴上了一个巨大的标签,这个标签就像一个安全伞,躲在标签后面,可以不用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茫然和焦虑以及“我是谁”的思考,只需要读标签做任务,岁月静好;当然,这个标签也有名字、说明和标准,这个标签也给了别人来评价自己的许可证和权利,而标签后面那个人也需要这样的评价,他需要通过这样的评价来建构自己的形象,因为他从没看到和接受过标签后面的自己,有多在意别人的评价,就有多嫌弃标签后面的自己。

当有一天标签掉了,或者残破不堪了,我们会突然觉得好像这么多年都白活了,什么也没留下,标签后面那个人早就披上一层盔甲,坚硬而孤单,为了抵挡那些年收到的如同利剑般的评价。我相信,这一天早晚都会来到,当它来临时,你是否会依然选择继续换一个新的标签,继续周而复始,直到弥留;还是撕掉标签,打开盔甲,看一看里面那个孤独的灵魂。

梅贻琦对吴岭澜说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就是真实。南希·威廉姆斯在《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提到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目标,包括:

# 异常心理症状消失或缓解;

# 内省力发展;

# 自主感增强;

# 认同感稳固;

# 以现实为基础的自尊心增强;

# 认识并处理情绪的能力得到改善;

# 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增加;

# 爱、工作及对他人适度以来的能力扩展;

# 愉悦与平和的情感体验增多;

真实是一种接纳,是一种放下,是一种面对,是一种愉悦与平和,当不再往自己身上贴各种标签,而去关注每天那些真实的感受;当不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建立跟自己以及跟别人的连接,这就是真实。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