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场合碰到很多父母无奈的表达,孩子不愿意跟自己说心里话,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么耳机一戴门一关躲房间,要么一味沉默,或者干脆一句“烦死了”,把父母要说的话堵在喉咙里。  

关于如何跟孩子沟通,如果要全面展开,写一本书都不为过,有太多太多的内容可以讲。父母对于此,也是脑壳疼,各种方式轮番上场,苦口婆心、深情演绎、甚至百般讨好,各个都是演技派。我们都期望能跟孩子无话不说,亲密交谈,而不是每天数的过来的几句例行交谈。

只是,不管用什么方式,似乎都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效果,跟孩子的距离也是渐行渐远,有一种不知道要怎么说话,才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无助感。这时候,我们不用急着去找孩子去聊天,而需要去了解跟孩子沟通背后的“密码”。

01

在你打算跟孩子聊聊的时候,需要首先明确的是: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

跟3岁、10岁、15岁的孩子聊天,所采用的方式、聊的内容都相差甚远。如果你期望一个15岁的孩子,像3岁的孩子一样,对父母所说的话言听计从,充满崇拜,那就会带来强烈的失落感。同样,如果你跟一个3岁的孩子,用成人化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沟通,一样是自说自话,没有任何效果。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告诉我们孩子的认知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对应的理解沟通能力也在发展中。
对于2-7岁的学龄前儿童,要尽可能的从孩子的角度来沟通,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来客观的看待事物,他们觉得别人对事物的反应、感受跟自己是相同的,慢慢才会意识到别人的感受跟自己是不同的。
7-11岁的孩子,也就是小学阶段,开始能进行逻辑思考,能够理解相对复杂的事物联系,推断别人的动机和感受,但抽象事物的理解仍然困难。跟孩子讨论的时候,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能实际观察到和体验到的东西
11岁以后的青少年,思维发展迅速,慢慢接近成人的水平,抽象逻辑能力已经具备,沟通上基本没有障碍。青春期的孩子,会再次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这个自我中心,是指对自我的高度关注,从身体外形到内心世界。所以,跟这个年龄的青少年沟通,一定要少灌输多倾听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我们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能首先认可他的感受,这样孩子会觉得被这个世界所理解接纳,愿意表达;不会去跟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去讨论道德品德高尚这么抽象的主题,而懂得借助具体的故事,讲述浅显的事务性的道理;当青春期的孩子从理想化的角度来批判这个世界的时候,能保持倾听,看到他在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急于教育他要面对现实。

02

仅仅知道了这些规律,只是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上有了合理的预期,不至于急功近利。能好好聊天的关键基础,是关系,这也是任何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当关系稳固的时候,很多言语都容易被接受,哪怕是有些过激的话语,都不会导致沟通障碍;相反,当关系破裂时,合理的言语也会被解读为指责批判,引起争吵。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界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处在变化中,时而亲密时而疏远,有时紧张有时缓和。
关系能给我们的沟通指引方向,当与孩子的关系紧张时,给关系腾出空间,少说多做,从行为上表达适当的关注,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采取压迫性的行为和话语。
关系开始缓和时,试着做一些简单的表达,不要去争辩是非,而是在感受层面去沟通,我们要相信,关系的紧张对双方都不舒服,不仅仅是父母,孩子也一样,相互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当关系日趋稳定时,沟通就会相对顺畅,多倾听永远能帮助我们的沟通走向内心深处,这个时候要记住,沟通的目的不是满足父母窥探孩子全部内心的好奇,把沟通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双方在情感上的连接更稳固。当沟通顺畅时,关系也会得到滋养,这就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03

前面关于沟通的探讨,都是集中在理解和概念层面,我们有了这些知识后,再去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才会相得益彰,不然再多的技巧,也挽救不了糟糕的局面。
我们习惯于不停的说,抓到机会都要跟孩子喋喋不休。唠叨这个词,被很多孩子用来形容自己的父母。事实上,我们说的大部分话语并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只是为了缓解我们自身的焦虑
跟说话相比,尽可能多的倾听,才是沟通的核心。父母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自己说话,那我们有没有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如果自己做不到,又怎么要求孩子。有效的倾听是:
>> 不打断孩子的话语:耐心听完孩子完整的表达,即使有时候是琐碎的小事,尤其是低龄的孩子,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重要的事情,乐于分享给别人。这个时候,不要因为他话语的稚嫩而表现出不耐烦,保持耐心和好奇,要知道,这个时候你怎么听他说话,他就能学会如何倾听别人说话。
>> 倾听孩子语言背后的意义:在完整的听完孩子表达后,要去理解他背后的意义动机。表达都是希望获得关注,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去理解他表达后面的东西,一个不停的缠着妈妈讲述他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时,意味着他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他有些焦虑;而一言不发的孩子,意味着他可能对沟通失去信心。
>> 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倾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理解不是基于父母的角度,想当然的去解读,而是首先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表达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04

恰当的反馈,建立在带着关注和理解去倾听的基础上,这样的反馈才能真正被孩子听进去,不要急着去评判,“你怎么不讲道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些话语,都会让表达戛然而止,甚至引发冲突。“我听到你。。。”,“我感觉你好像。。。”这样的话语,有时候哪怕只是简单的重复孩子刚说的话,都会让孩子觉得被尊重。
这也是跟孩子建立连接的路径,首先表达出倾听后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以确认的方式,由孩子来判断反馈是不是对的,“我感觉好像是。。。,对吗?”这样才能让沟通进行下去,如果很武断的盖棺定论,天也就聊死了。
在理解孩子的感受后,随之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同情是处于优越的位置对弱势群体的表达,同理是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如同我们自己经历一样,这样才会拉近沟通的距离。
下面这个有趣的小视频,非常清楚的解释了同理心和同情,以及各自产生的结果:亲密和疏离。

 05

有了倾听和反馈,沟通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对于很多对话,在这里停下来就已经足够了,被倾听和反馈的孩子,收获到了关注、理解和尊重,更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并且会对沟通产生好感。

如果希望在此基础上,聊得更深一点,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推进沟通,这也是正面管教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启发式提问是一种探讨问题的方式,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说出办法,而不是父母直接告之。

尽量使用“What”和“How”来提问,“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你觉得怎么做这件事情以后可以改善?”“你有什么想法吗?”注意使用这些句式的语气,必须是友善和支持性的,不能是居高临下的审问式,非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候要远远大于语言本身。

避免使用“Why”来提问,“为什么”的问题,极容易让孩子觉得被指责,引起孩子的戒备。

在做启发式提问时,不要预设答案,不要期待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回答,要能够接受孩子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

沟通这个主题,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当沟通出现问题时,先按下暂停键,与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停在原地看清方向再行动。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