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体会到百般滋味,有欣喜有感动,当然更多的是有焦头烂额时的抓狂和无奈,尤其是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在看到孩子无理取闹、任性妄为时内心崩溃,这时心中都忍不住会飘过一句话: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凭什么要让着你?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深感认同,大家都是第一次,凭什么我要让着你,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在说这句话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世界上没有单独存在的婴儿,婴儿自出生就需要有母亲的照顾,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有人说,婴儿这个词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词。基于这样的原始关系,婴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依赖周围人的照料,尤其是母亲的照料。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学从不同的理论假设都得到同样的结论,一个在身体和心理上被恰当照顾的孩子,自我更稳定,更具有创造力。

在此过程中,母亲的功能至关重要,在温尼科特的描述中,母亲不需要完美,不需要对孩子照顾的细致入微,更不能对孩子过度担心,做到差不多好就行了。

对于这个差不多好,可以理解为恰当满足孩子的需要,给孩子空间自我探索,允许孩子体验挫折,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支持。母亲既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感觉到安全的环境,温尼科特称之为抱持性环境,同时在这个环境中与孩子互动,关注孩子的爱恨、渴望和需要,建立正向的情感连接。

而在比昂的概念中,母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就是涵容的功能,当婴儿体验到强烈的恐惧、焦虑自己不能承受时,就会用各种行为去表达,常见的就是哭闹、极度敏感或者躯体反应。

在这个时候,母亲要能感受到婴儿的这些情绪,吸收这些情绪后,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将这些浓烈的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进行处理,转变为更为缓和的情绪再反馈给婴儿,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情绪得到缓和,不会被情绪吞没,能够正常向前发展。如果这时候,母亲过度焦虑,没有办法处理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反而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那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是灾难性的。

在这些理论中,都可以看到,母亲的功能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

当我们在说“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凭什么要让着你?”时,通俗的说,就是在摆烂。孩子的行为反应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无力感,怎么哄怎么讲道理都不起效,这种时候,难免想要摆烂。

这种摆烂,如果这只是偶尔一闪而过的念头,没有行为上的表达,那其实并不影响,正如温尼科特所说,差不多好就行了,谁还没有一两个,三四个,成百上千个邪恶念头在脑子里冒来冒去呢。

但如果这个念头在心中挥之不去,成为了某种偏执的想法,影响到与孩子的相处,跟孩子一有冲突就开始摆烂,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放弃了母亲的位置和功能,退行到跟孩子一般大的年龄阶段,处在与孩子对抗的位置。

这样的状况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在孩子心里,本来是自己赖以生存的重要人物,却变成对自己充满敌意的对手,孩子心里的不安全感可想而知,并且会对于关系的体验感到混乱,到底是爱我的妈妈,还是恨我的妈妈,到底是照顾我的人,还是与我抢夺资源的人。这种混乱带来的就是爱与恨的不能整合,成长后的关系处理会偏向用极端化的方式,非好即坏,非此即彼。

再往下延伸,为什么同样面对孩子的哭闹,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人选择耐心安抚,有人选择严厉呵斥,而还有人选择拂袖而去。这与我们内心的关系模式密切相关,在我们成为母亲之前,我们是女儿,是伴侣,然后才成为母亲。

我们的成长也来自于母亲的养育,当我们是孩子时,被照顾的方式让我们形成最初对于母亲的形象,是温柔、冷酷、粗暴、疏离,支持的、寸步不离的还是拒绝的。这最初的关系模式,塑造了我们心中的母婴关系,也是所有关系的原型。

如果当初我们自己没有被很好的照顾,内心充满对与未获得的母爱的愤怒、悲伤甚至恐惧,这些情感过于浓烈,在我们成长过程被我们采用各种方式压抑在内心深处,试图去回避这部分情感,让自己不那么痛苦,比如小时候被苛责最多的孩子长大反而看起来是最孝顺的,用道德的孝顺去要求自己,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等到某一天,我们自己成为母亲时,这种关系模式就很可能被最大化的激活,尤其是在某些情绪浓烈的时候,将内心对于母亲形象的攻击转向面前的那个孩子:我没有一个好妈妈,我也做不了好妈妈,你只能自认倒霉摊上我这个妈,谁让我也有一个很差劲的妈。当然,所有这些都在我们无意识层面运作,我们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而是会用第一次当妈这个非常充分的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如果我们可以看清内心这些小九九,也就能够更多的看到自己不能被表达的情绪、在亲子关系中的模式,才有可能可以摆脱这些情感和模式的控制,成为我们自己想成为的母亲。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